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海外朝贡何处问(2 / 2)

李易不同意,谁说都没用。

一群人热热闹闹进洛阳城,李易也不拒绝,今天晚上在洛阳住,明天一早走。

李易把救护车打开,开始给河南府的官员检查身体,按照品级来。

品级太低,等着吃饭的时候还没检查到,那就错过了。

“老张,多吃鱼,做熟了吃,平时锻炼锻炼身体,比如说去我买下来的那个山,你以视察的名义去爬山。”

李易忙到吃晚饭时,其他的官员有的身体不好的给开了方子。

桌子上放了红烧肉,永穆公主最喜欢吃的菜。

关键张说一块接一块吃,李易提一句。

张说立即开始吃别的菜,不吃肉了。

“今年能发大水不?”张说吃一口黄瓜,咽下去看李易。

“不能,现在有人手和钱的话,平整路面,要铺铁轨,有的地方趁水少,赶紧建桥,用钢筋混凝土建,需要跑火车。

造大的驳船,如果到时候桥没建好,用驳船一节节车厢运过去,也是个技术活儿。”

大唐运粮的漕船不小呢,能够载几节车厢。

怎么把车厢弄上去?杠杆,绳子的杠杆也是杠杆。

旁边的人赶紧记录,李易不管在哪说话,都得记下来。

初七早上,李易起很早,又给一批官员检查了一次身体。

早饭就喝了碗牛奶、吃两个鸡蛋。

队伍再次出发,前往海边。

从洛阳到海边,比从长安到洛阳远了一倍,好在路相对好走了。

又是几天过去,李易还未抵达海边,另一处海边的事情传到长安。

黄岸写的奏章,先给宋璟,说有夷商想进长安来进贡,代表着他们的头领。

这个地方叫蒲罗中,说是有很多人,愿意跟唐朝友好往来。

宋璟拿到了文书,派人去查,蒲罗中是哪?

查了好一会儿,知道了,有记载,哪个岛子的地方,三国时期的书中记的。

说当地人水性挺好,就是人的教化不够,而且一些技术同样比不上三国时候的国家。

其他的没记载什么,现在就那么一个地方要朝贡,怎么办?

宋璟找毕构他们商量,四个人坐在一起发愁,答应还是不答应?

对那边不够了解啊,得找在那里经商过的人才行吧?长安有没?

四人商议时,李隆基转悠过来,李隆基闹心,好几天没见到李易了。

“陛下!”门口的人出声,四个人站起来鞠躬。

“诸卿坐,政事堂可还稳妥?”李隆基坐到主位上,随意问。

四个宰辅同时犹豫,互相看看,由宋璟回答:“其他应一事情俱可,只……广州刺史黄岸上书一地为蒲罗中,其部族首领欲献贡于陛下。”

李隆基轻轻点下头:“见,还是不见?”

“臣以为,蕞尔小国,不,国都称不上,不值一见。”宋璟给出自己的回答。

“臣请寻熟识当地情况之海商,多加了解,再作打算,尤其当地军力几何。”苏颋说想法。

张九龄跟上:“可从广州寻人。”

“毕卿怎讲?”李隆基听一个点一下头,主动开口问毕构。

“找小易,小易知道。”毕构习惯性地说出他的办法。

他话音一落,五个人皆愣。

李易走了,没在李家庄子,上哪找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