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不放李易再得讯(第四更)(1 / 2)

李易越是研究资料,越发现古人的智慧不白给。

每一次的战争和王朝更迭,涉及到的东西都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些。

按照他现在所了解到的情况,如果没有他,大唐现在折冲府军队经过连年征战,快要承受不住了。

之所以用很多边境的少数民族兵力打,是朝廷主力部队难以独自支撑。

这就是以后节度使的权利过大的缘故,说白了就是朝廷没钱。

别看喊着开元盛世,米价多么低。

米价低是因为种地的人承受了损失,谷贱伤农。

盐也便宜,在海边煮盐的人怎么办?

这个低,指得是京兆府粮价。

朝廷收租子,各地的租子送到长安,长安的官员拿着那么多谷子的俸禄,就得卖出去。

后世写前朝的内容,叫断代史。

新旧唐书是宋朝人所写,那是多少年了?

相当于李易那个时候,突然有人问,一百五十年前,一斤冰糖多少钱一样。

十五年前的地方价格不一样都记不住,你问我一百五十年?

冬天京城的大白菜三元一斤,一颗白菜二三十元。

换到五线城市呢?一斤大白菜两毛多,三毛的都是比较好的,一买好几百斤。

农村稍微有点地方的,千斤为基础,放到菜窖里,有的积了酸菜。

所以资料是一方面,不代表权威。

李易知道,自己不出来,之后吐蕃求和,大唐答应了。

不是真心答应,是大唐也打不动了,需要缓一缓。

不处在这个时代的真实情况下,便无法感同身受。

李易……李易还觉得自己飘着呢。

是的,到大唐好几年了,他始终没有完全融入。

别说他有系统在,即便没有系统,他所掌握的知识也不是现在大唐人的能理解的。

就有如他那时的人突然到南美原始部落生活,几年内能融入进去,绝对是扯淡。

“三哥,得跟陛下说说,若金城公主求和,不能答应。”李易想了许多,突然冒出来一句话。

“邠王的女儿李奴奴,大唐不答应,她会不会有危险?以后她在吐蕃还能左右大唐和吐蕃的事情?”

李隆基考虑的是另一件事情,他并非真的在乎金城公主的生死。

金城公主是双方政治之间交往的工具,历史上金城公主四十一岁就死了。

她过得好不好?她受不受宠?

李易给李隆基倒上一盅他泡的酒:“咱大唐若以一个女人来斡旋关系,不如我过去边关,我看谁敢动金城公主。”

李隆基端起酒盅:“打得越狠,金城公主越安全?”

他听懂了,金城公主的地位在于大唐强不强。

大唐强,不让步,吐蕃那里不但不敢怠慢金城公主,还要照看好了。

“我去一趟吧,两个月内回来。”李易要动一动。

“你嫂嫂又有了身孕,你留下,有羽林飞骑在,派羽林飞骑出去,你大不了叫一些庄户跟着。”

李隆基赶紧劝,别去,你去了我心里没底儿。

不仅仅是我,宰相们都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,行事不稳。

又不是到了生死关头,杀鸡焉用牛刀?

“那就继续加大运输,尤其是武器,庄子里制作出来不少窜天猴。”

李易叹口气,遗憾,他想到边关打一仗。

他不准备当指挥官,他不会,那么多阵形来回变幻,他怕自己指挥能把自己人给坑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