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一期的《渭水周刊》,几乎是被京师大学堂的各种论文给霸占了。
短短的半个月时间,李婉欣等人对于细菌的研究有了非常大的进展。
“论细菌的培养!”
“细菌的分类!”
“论如何消灭细菌!”
“伤口发炎和细菌的关系!”
“论风寒的传播与细菌的关系!”
……
各种各样的文章,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被写了出来。
这让京师大学堂成为了各个书院的焦点。
毕竟细菌这个东西,虽然一直都存在。
但是被发现也就是这段时间的事情。
如果科研有热点,那么研究细菌就是大唐科学界这段时间最热的话题。
“公主,我想到了一个试验方法,可以进一步的佐证细菌的传播以及伤寒与细菌之间的关系。”
刚刚成为京师大学堂的教谕的林然,这段时间工作也是非常的积极。
大家现在对细菌的研究热情高涨,谁先动手,谁就有更大的可能出成绩。
渭水新城那边已经生产出了好几台显微镜了。
虽然大部分都还是给到了京师大学堂,但是有一台被分配给了渭水书院。
很快的,国子监等书院也会获得显微镜。
到时候,细菌研究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。
“什么试验?说来听听!”
相比孙思邈,林然这个年轻人的思路显然更加的灵活,李婉欣倒是对他颇感兴趣。
“按照公主之前的一篇论文中描述的内容,使用棉布制作成口罩之后,可以有效地阻拦唾沫中的细菌的传播。
这伤寒的传播,很可能就是通过病人的唾沫飞溅传播的。
如果我们设计两组实验对象,一组是伤寒病人跟健康人在一起生活,大家都没有携带口罩;
另外一组是伤寒病人跟健康的人一起生活,但是大家都佩戴了口罩。
经过几天的对比之后,结合健康的人是否得伤寒的情况,可以有限的判断伤寒的传播跟细菌之间的关系。
甚至可以进一步的提出预防细菌传播跟带口罩之间的关系。”
林然知道这个实验单靠自己是没有办法进行下去的。
所以争取李婉欣的支持就显得很有必要了。
“不行,我们不能做这样子的实验,这对于那些健康的人来说太过残忍了。”
不等李婉欣说完,一旁的孙思邈就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。
在他看来,作为郎中,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救死扶伤。
但是林然的这个实验,相当于让健康的人去做实验,去测试伤寒这个疾病的传播。
这种方法,显然是违背他的认知的。
或者说这种实验方法,孙思邈是难以接受的。
“师父,这个方法虽然对健康的人来说有一点不公平。
但是有你在这边坐镇,他们的安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无非就是多了得一次风寒的危险而已。
但是这个实验一旦成功之后,背后蕴含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了。
今后大唐许多人都会因为这个实验而避免得伤寒,这会拯救多少人的性命呢?
让一部分实验对象做一些牺牲,我觉得这是完全值得的。
再说了。这些实验对象的牺牲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回报的。
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花钱招募一批实验对象啊。”
虽然孙思邈是自己的师父,正常来说林然不应该反驳自己的师父。
但是在医学之路上面,孙思邈一直都教导林然要尊重事实,不要拘泥于形式。
所以过去他们师徒两个人的相处方式也是比较特别。
这也养成了林然不畏权威,直接反馈自己意见的性格。
“孙神医,我觉得林郎中说的这个方案,很有道理啊。
今后我们的许多实验都是需要招募一些人自愿参与。
对于这些人来说,他们可能可以获的免费治疗的机会,或者是获的额外的收益。
而对于大唐来说,这也是医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”
李婉欣身在皇家,对于很多事情看的更加透彻。
虽然林然的这个实验方案有点残忍,但是基本的安全其实是有保障的。
并且京师大学堂肯定也是会给人家补偿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是一个多赢的方案啊。
所以李婉欣肯定是支持的。
“公主,您说的有道理,但是医者父母心,我们不能让没有疾病的人故意的去染病,这不符合我们医学发展的目的啊。”
孙思邈知道李婉欣和林然都想这样子做的情况下,自己是阻拦不了的。
但是他还是想要说一说。
没办法,这就是孙思邈。
那个勋贵高官无数次招揽都不愿意来长安城任职的孙思邈。
这一次他愿意担任一段时间的京师大学堂的教谕,主要是冲着显微镜而去的。
“我大唐想要发展,就不应该拘泥于形式。
林郎中,这个提议非常的好,我同意你去实施。
不过不能拖得太长,以免夜长梦多。”
李婉欣是傲娇的。
虽然孙思邈有着神医的名头,但是她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在意。
因为从小到大,她就还没有吃过亏。
不管是碰到什么问题,什么疾病,只要去找自己的大兄,似乎都能找到解决办法。
“多谢公主,属下马上去安排!”
林然听了李婉欣的话,脸上大喜。新笔趣阁
他有一种预感,这个实验将会打开自己研究医学的一个新的大门。
将来有很多疾病的资料和药物的研究,都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。
而依托于京师大学堂,可以把这个办法的很多后遗症都给完美的解决。
这一瞬间,林然决定自己这辈子都要在京师大学堂待着才行。
哪怕是人家赶自己走,自己都不会走的。
……
《大唐报》以头版头条的方式连续刊登了几篇文章。
“饭前便后要洗手!”
“不喝生水喝开水!”
“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与疾病之间的关系!”
“伤寒的传播!”